通知公告
科技項目 通知公告
《安徽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已經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10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3339105710(微信同號)0551-65300258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軟件著作權代理(不過包退)、科技成果評價、各類標準化(參編)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此頁無正文)
安徽省科學技術廳 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
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
安徽省能源局
2022年10月26日
安徽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部署,落實《科技部等九部門關于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的通知》要求,按照《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聚焦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我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支撐作用,特制定《安徽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引領,以科技成果研發轉化為核心,以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和能源結構調整為關鍵,搶占碳達峰碳中和技術制高點,著力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狠抓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為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安徽科技力量。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全省綠色低碳領域原始創新能力大幅提升,低碳零碳負碳技術攻關取得突破進展,科技創新平臺發揮重要作用,創新人才團隊形成集聚規模,重大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產業化,初步建立全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為我省實現碳達峰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立足我省創新優勢,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可控核聚變、可再生能源、氫能、儲能、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工業流程再造、生態碳匯、碳排放監測等領域取得30項左右重大科技成果。
——科技創新平臺高位推進。爭創2個以上碳達峰碳中和領域國家級創新平臺,推進10個左右省級創新平臺高質量建設,積極推動科技型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形成產學研用高效協同的綠色低碳共性技術供給體系。
——創新人才團隊競相匯聚。建立面向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可持續人才隊伍,重點培育和柔性引進一批綠色低碳領域科技領軍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和引進50個左右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在皖高質量創新創業。
——高新技術企業加快培育。高質量推進一批國家級綠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推動一批重點領域低碳零碳技術應用場景創新和示范,加快形成綠色低碳技術產業集群,全省掌握綠色低碳零碳關鍵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00家。
到2030年,進一步突破一批碳中和前沿原創性技術,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低碳技術解決方案和綜合示范工程,科技支撐降碳能力顯著增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完善,有力支撐我省全面轉入碳中和階段。
二、主要舉措
(一)聚焦基礎研究,實施戰略前沿筑基工程
1.開展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依托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安徽研究院等高端智庫,從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技術經濟等方面,組織開展綠色低碳領域重大問題戰略研究。高標準推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安徽建筑大學等碳中和研究院建設,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多領域、多學科交叉發展。組建安徽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專家咨詢委員會,編制碳中和技術發展路線圖,提出近中遠期技術發展路徑和研發推廣重點,建立基礎研究引領應用研究任務清單和應用研究倒逼基礎研究需求清單,為構建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提供解決方案。(責任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
2.加強前沿原創性低碳技術研究。擴大國家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影響力,推動各類創新主體與省自然科學基金設立或獨立建立基礎研究基金。充分發揮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在核聚變、氫能、儲能等領域的研究優勢,聯合科技領軍企業,加強基礎學科交叉和顛覆性技術創新。到2025年,重點在可控核聚變、新型高效光伏電池、新型綠氫、前沿儲能、直接捕集空氣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高值化轉化利用技術等基礎前沿領域取得一批原創性成果;到2030年,驅動綠色低碳產業技術變革。(責任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省能源局、省氣象局)
(二)聚焦能源系統,實施降碳脫碳攻關工程
3.開發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立足我省資源稟賦、能源結構,加強煤炭清潔高效燃燒與碳捕集利用封存技術耦合、高效低碳工藝鍋爐摻燒等關鍵技術、裝備、工藝研究。研發煤基能源-新能源協同、碳-電協同以及煤制清潔燃料和大宗化學品等技術。加強煤炭綠色智能精準開采、煤炭清潔洗選加工、全濃度瓦斯利用、深地能源開發、塌陷區水土資源綜合利用、廢棄礦井抽水蓄能及儲能等技術研發。到2025年,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實現煤炭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有效降低;到2030年,科技引領煤炭消費總量的有序減量替代及行業轉型升級。(責任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國資委、省能源局)
4.推動新型能源系統技術創新。圍繞能源供給轉型和脫碳降碳需求,發揮我省在光伏和儲能核心器件及系統方面的綜合優勢,開發光伏、生物質發電與多元利用、規模化氫能“制儲輸用”、新型儲能、新型充電系統、智能電網等技術。到2025年,在新型能源系統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大幅提升能源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到2030年,促進能源綠色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轉型。(責任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國資委、省能源局)
(三)聚焦工業領域,實施流程再造突破工程
5.加快實現低碳零碳工業流程再造。圍繞我省高碳工業領域綠色低碳轉型需求,重點加強低碳燃料與原料替代、煤電與新能源發電協調利用、過程智能調控、余熱及余能高效循環利用、碳捕集利用與封存、二氧化碳催化轉化等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研發。到2025年,在低碳零碳工業流程再造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推動水泥、鋼鐵、化工、有色等重點工業領域流程再造技術推廣應用;到2030年,加快工業領域低碳工藝技術革新和數字化轉型。(責任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國資委)
6.強化低碳技術集成耦合與優化。圍繞節能降碳、資源循環利用與再制造、智能化改造等需求,研發多能互補、工業固廢循環利用、多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工業互聯網等全產業鏈/跨產業鏈低碳集成技術。到2025年,在低碳技術集成耦合與優化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協同利用;到2030年,促進低碳再造技術大規模工業化應用。(責任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國資委)
(四)聚焦建筑交通,實施智能制造綠色工程
7.突破綠色低碳建筑技術。圍繞我省城鄉建設綠色發展需求,大力推進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綠色建材、智能建造、光儲直柔、建筑電氣化、新型信息技術等技術研發與示范應用,開發太陽能、淺層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建筑綜合利用技術。到2025年,在綠色低碳建筑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促進建筑節能減碳標準提升和全過程減碳;到2030年,推動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明顯上升。(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配合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自然資源廳)
8.推動交通運輸低碳攻關。圍繞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交通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需求,突破高性能動力電池、氫燃料電池、新型充電設備、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制造與智慧控制等關鍵技術,研發交通能源融合發展、多能變換等技術,開發交通工程基礎設施綠色低碳建造、智慧交通、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循環利用等關鍵技術。到2025年,在綠色低碳交通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促進綠色智慧交通體系建設;到2030年,推動交通領域綠色化、電氣化、智能化。(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交通運輸廳、省科技廳)
(五)聚焦捕碳固碳,實施生態碳匯增值工程
9.推動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研發。聚焦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的全生命周期能效提升和成本降低,研發二氧化碳捕集、二氧化碳化學與生物轉化利用、二氧化碳封存技術與裝備,加強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排、替代與回收利用技術研發,部署規模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工業流程耦合及固碳增值技術應用示范。到2025年,在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實現重點行業單位二氧化碳捕集成本及能耗下降;到2030年,推動碳捕集利用技術工業規模化應用。(責任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
10.強化生態碳匯技術研發。充分發揮我省農林資源優勢,實施“兩強一增”行動計劃,開發森林、濕地、農田等生態系統固碳增匯技術,促進生物炭土壤固碳、秸稈可控腐熟快速還田等技術研發,開展林業碳匯項目方法學、林業碳匯計量監測方法等研究,研發長江、淮河、新安江、巢湖等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到2025年,在生態碳匯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鞏固和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到2030年,明顯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配合單位:省林業局、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省科技廳)
(六)聚焦碳源排放,實施監測評估支撐工程
11.加快碳源碳匯監測評估技術研發。充分發揮我省科研院所大氣污染和溫室氣體監測技術優勢,攻克碳源碳匯星地一體化監測評估技術,研發高精度溫室氣體監測技術裝備,建立溫室氣體星地高精度反演、碳源排放快速核查評估等方法。加強中國氣象局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安徽分中心建設。到2025年,在碳排放監測與評估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研制一批自主可控的碳源碳匯監測技術裝備;到2030年,構建支撐二氧化碳監測技術體系。(責任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氣象局)
12.推進低碳零碳負碳技術標準編制。圍繞低碳零碳負碳產品、技術、工藝、裝備等大規模推廣應用需求,支持有條件的單位積極主持參與國家能效、低碳標準制修訂,制定和完善低碳零碳負碳技術標準。到2025年,重點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綠色低碳工業、建筑、交通、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儲能、碳監測與評估等方面取得一批技術標準;到2030年,推動構建低碳零碳負碳技術標準體系。(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交通運輸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能源局)
(七)聚焦科技資源,實施協同創新增效工程
13.建立科技項目人才支撐體系。健全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依托重大科技平臺和重大科研任務,發現和培育一批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科學家,打造一批新能源、儲能、氫能、碳捕集領域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培育一批低碳零碳負碳技術開發應用推廣的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師,推動一批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在皖高質量創新創業。積極發揮省科技計劃項目、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作用,引導市縣政府、龍頭企業和社會資本聯動投入,采用公開競爭、揭榜掛帥、軍令狀等方式,鼓勵科學家和企業家聯合,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碳達峰碳中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應用示范。到2025年,立項支持一批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項目;到2030年,形成20項以上可復制可推廣的低碳技術綜合性解決方案。(責任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委組織部、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14.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培育建設。大力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建設、加快組建環境研究院,推進深部煤礦采動響應與災害防控、壓縮機技術、浮法玻璃新技術等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推動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爭創碳達峰碳中和領域國家級創新平臺。培育建設一批省實驗室、省技術創新中心、省重點實驗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企業技術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力爭實現重要產業領域綠色低碳創新平臺全覆蓋。(責任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八)聚焦創新主體,實施孵化培育服務工程
15.培育市場化創新主體。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工程,培育一批掌握綠色低碳關鍵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推動海螺集團等龍頭企業牽頭,通過市場機制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型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探索組建水泥等重點行業創新聯合體。大力推進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雙招雙引”,積極引進綠色低碳領域省外領軍企業,來皖設立研發總部或區域研發中心,打造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責任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
16.構建公共創新服務平臺。依托安徽創新館設立綠色低碳技術科技分市場,定期開展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打造綠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平臺。支持各地建立一批專注于綠色低碳技術的專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知識產權服務、低碳技術驗證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開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提供服務和支撐。(責任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市場監管局)
(九)聚焦成果轉化,實施技術創新示范工程
17.開展低碳零碳技術應用場景創新和示范。聚焦新型能源系統、工業低碳零碳流程再造、二氧化碳捕集與利用等領域需求,定期發布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應用場景需求清單。鼓勵綠色低碳領域領軍企業通過產品定制化研發等方式,為關鍵核心技術提供早期應用場景和使用環境。推進有條件的地區試點建設“場景促進中心”“應用場景示范工程”,推進一批低碳零碳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就地應用示范,以場景應用促進碳達峰碳中和新產業、新業態發展。(責任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能源局)
18.推動低碳零碳技術創新綜合示范基地建設。依托高新區、農業科技園區等重點園區,高質量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低碳技術創新綜合示范區,積極實施循環化、低碳化改造,推動綠色低碳產業集群化發展。持續推進蕪湖高新區、界首高新區、濉溪經開區等國家級綠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推動長豐等一批能源綜合改革創新試點建設,加強綠色工業園區、低碳城市、低碳鄉村建設。(責任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能源局)
(十)聚焦科技合作,實施區域資源配置工程
19.加強國內外科技合作。聚焦光伏、儲能、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領域,加強國家和地區間的合作,共建綠色低碳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聯合實驗室等。鼓勵省內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深化綠色低碳領域國際科技合作和人文交流。(責任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
20.融入長三角區域創新合作。積極參與G60科創走廊綠色低碳技術分工合作,圍繞綠色低碳領域實施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計劃。積極參與共建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推動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建設。鼓勵與滬蘇浙開展綠色低碳科技園區共建、技術創新平臺共創,科研儀器與數據共享,促進長三角綠色低碳技術發展。(責任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在省碳達峰碳中和領導小組領導下,建立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協調聯絡機制,省科技廳統籌協調推進各項工作任務,形成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省市聯動、部門協作、產業互動機制。
(二)創新管理機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統籌協調各部門創新資源,堅持以企業需求為牽引,產業化為目的,謀劃建立全省碳中和技術攻關體系,優化科技資源合理配置,探索建立適應產業技術需求和原創性創新的研發組織模式。
(三)組織評價推廣。建立實施方案落實情況動態評價機制,定期評估碳中和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情況,適時調整優化我省碳中和技術發展路線圖,發布碳中和技術攻關成果清單,向產業領域推廣低碳技術綜合性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