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項目 通知公告
關于公開征求《安徽省廣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為促進安徽廣告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廣告產業發展規劃》和《安徽省“十四五”服務業發展規劃》等文件精神,省市場監管局研究起草了《安徽省廣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10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0551-65310892,19855108672(微信同號)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科技成果評價、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公眾可將意見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sjggc@163.com,或通過信函寄至合肥市包河區延安路13號,截至時間為2022年10月25日。請在郵件標題或信封上注明“安徽省廣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征求意見”字樣。
聯系部門: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告監管處
安徽省廣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
(征求意見稿)
廣告產業是現代服務業和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務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引導擴大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繁榮社會文化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促進安徽省廣告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廣告產業發展規劃》《安徽省“十四五”服務業發展規劃》和《安徽省“十四五”市場監管規劃》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發展環境
“十三五”以來,我省廣告產業迅速發展,發展環境持續優化,產業結構趨于合理,市場活力有效激發,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進一步彰顯。
(一)產業基礎。
產業環境持續改善。廣告領域“放管服”改革扎實推進,外商投資廣告企業項目審批、戶外廣告登記、廣告發布登記等行政許可事項依法取消,“三品一械”廣告審查實現“一網通辦、全程網辦”。廣告業文化事業建設費階段性減征、免征政策落地惠企。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廣告業發展的意見》,有力推動廣告業創新發展與提質增效。廣告行業組織完成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成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
發展態勢穩中向好。全省廣告產業規??傮w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截至2021年底,全省廣告經營單位4.3萬戶,廣告經營額255.3億元,分別比“十二五”期末增長230.8%和105.9%。大型廣告產業市場主體數量穩步增長,全省從事廣告業務的事業單位和規模以上企業達375家。廣告產業集約化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以蕪湖國家廣告產業園區為骨干、宿州和六安省級廣告產業園區為基礎的廣告產業集聚區框架體系基本形成,入駐廣告及關聯企業430家。產業創新活力迸發,廣告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5家企業入選中國廣告業創新發展實例,1家企業被認定為全國廣告業創新創業示范基地。
綜合效益不斷凸顯。廣告產業服務安徽品牌建設和促進消費的積極作用持續加強。公益廣告刊播數量明顯增長,作品質量明顯提升,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文明新風等公益主題宣傳方面作用凸顯。2019年以來,“安徽省優秀公益廣告作品征集推選活動”持續開展,截至2021年底共征集作品7877件,行業參與度不斷提高,社會影響力更加廣泛。
市場秩序平穩規范。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等法律法規規章的宣傳貫徹工作成效明顯,廣告導向監管不斷強化,虛假違法廣告整治工作力度持續加大,截至2021年底查辦各類廣告案件7831件。涵蓋省、市兩級主要廣播、電視、報紙的廣告監測體系逐步建立。全國廣告監測數據顯示,安徽廣告涉嫌違法率持續維持較低水平,一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協同共治理念不斷深化,各級整治虛假違法廣告聯席會議機制逐步完善,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的綜合治理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二)發展機遇和面臨挑戰。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進入新發展階段,安徽發展面臨多方面的新機遇。廣告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將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從政策機遇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進一步凸顯我省在歷史人文、科技創新、制造業基礎、區位交通、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優勢,為我省廣告產業發展開拓新局面。大力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促進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深入疊加實施,有利于我省發揮東中部地區連片市場優勢,對標滬蘇浙等先進地區,全面深化區域合作,進一步提升我省廣告產業在全國產業鏈價值鏈的位勢和能級。十大新興產業“雙招雙引”大力開展,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有利于激發我省廣告市場主體活力。
從市場機遇看。全省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經濟總量預計將躋身全國第一方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與全國差距進一步縮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費能力不斷提升,居民消費逐步由生存型向發展型、享受型轉變,從實物消費向服務消費轉變,為廣告產業發展打下堅實的經濟社會基礎。市場需求不斷擴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需求側管理不斷加強,增強了廣告產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從技術機遇看??萍紡娛?、數字江淮、創新安徽建設構建的系統化科技創新體系,以及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蕪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等重大項目建設,有利于我省發揮科教資源富集、重大創新平臺集中的“關鍵變量”作用,推動現代信息化技術、數字技術在廣告產業的廣泛運用,為我省廣告產業發展增強新動能。
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廣告產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問題與挑戰,主要包括:產業規模不大,在全國處于中游位置;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發展要素地域分布高度集中,區域協調發展有待加強;產業結構不盡合理,規上廣告企業數量偏少,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小微廣告企業競爭力不強,廣告產業園區特色不明顯;廣告領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涌現,給廣告市場規范健康發展、用戶數據安全保護等帶來新的問題和挑戰;重點領域廣告違法問題易發多發,廣告市場秩序持續好轉的基礎依然薄弱;廣告營銷重傳播輕創意的問題較為普遍,廣告作品的文化內涵和創意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廣告人才培養不能充分滿足市場需要。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廣告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開展廣告產業鍛長補短行動,堅持正確導向,強化創新驅動,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服務能力,深化開放合作,打造“皖美服務”廣告企業品牌,加快構建影響力大、競爭力強、普惠多元的廣告產業新體系,為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三地一區”,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正確導向。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廣告宣傳也要講導向”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廣告宣傳正確導向,不斷提升廣告作品文化內涵,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播安徽品牌,展示安徽形象,講好安徽故事。
堅持服務大局。圍繞全省總體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廣告產業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積極作用,準確把握產業經濟屬性和文化屬性,推動廣告產業特色發展、集聚發展、融合發展,主動服務文化強省建設、服務擴大內需和提升品牌附加值、服務區域協調發展。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堅持創新發展。堅持把廣告產業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強化數字技術引領,鼓勵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政策鏈“多鏈協同”,增強服務經濟發展新動能。
堅持綠色發展。大力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順應碳達峰和碳中和要求,實現廣告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堅持規范發展。充分發揮政府在產業規劃、產業引導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作用,推動市場要素資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動。尊重市場發展規律,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競爭促發展、以發展促規范。加強廣告市場秩序綜合治理,健全完善廣告市場現代化治理體系,逐步形成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共治格局,促進廣告產業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生產導向,積極順應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轉變,不斷擴大優質廣告作品的供給,做到客觀、真實、藝術地傳遞商品和服務信息,引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審美觀和價值觀。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廣告產業在全省穩增長、強功能、優結構、惠民生中的作用更加凸顯,廣告單位數量、廣告業務收入等主要發展指標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產業發展優質高效。產業規模穩步擴大,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更趨合理,不同區域梯次發展、錯位發展進一步強化,各類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激發,廣告產業持續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到2025年,全省廣告業務收入達330億元,規模以上廣告企業達300家。
發展貢獻更加凸顯。廣告產業促進消費、提升商品和服務附加值、吸納就業、傳播社會文明的作用進一步增強,服務安徽自主品牌建設、助力“安徽制造”向品牌化、國際化發展的優勢更加明顯。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并力爭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速。
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廣告法治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深入推進實施,監管的及時性、精準性、有效性進一步提升,廣告市場秩序持續向好。多層次、多元化的廣告人才培養體系初步形成。廣告產業園區提檔升級,產業要素集聚能力明顯提升,支持建設省級廣告產業園區3家、國家級廣告產業園區1家。推動建設長三角廣告產業園區聯盟。
創新能力明顯提高。新型顯示、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廣告前沿技術、高端產品和細分領域取得突破,產業數字化加速推進,元宇宙、網絡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成長。廣告創意、設計、制作專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服務供給水平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有效增強。
作品質量穩步提升。彰顯文化自信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廣告主流文化全面建立,廣告產業對于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鞍不帐炐愎鎻V告征集推選活動”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商業廣告和公益廣告作品獲得國際國內廣告獎項數量逐年增加。
專欄一 我省廣告產業2022-2025發展主要指標
類別指標名稱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指標 屬性
產 業 規 模廣告單位數量 (萬家)4.34.655.45.8預期性
廣告從業人員 (萬人)14.61515.51616.5預期性
廣告業務收入 (億元)255.3270290310330預期性
產 業 集 聚國家廣告產業園區數量(個)11112預期性
省級廣告產業園區數量(個)22344預期性
入駐園區企業數量(家)430450500550600預期性
園區業務收入 (億元)122.7125128131135預期性
核 心 競 爭 力規模以上廣告 企業數量(家)275280285290300預期性
規模以上企業廣告業務收入(億元)33.935384145預期性
獲得中國廣告協會二級以上資質認定企業數量(家)6368727680預期性
產 業 支 撐廣告人才庫 人才數量(個)——100200300預期性
廣告人才培養 實踐基地(個)——135預期性
廣告公共服務 平臺數量(個)——3610預期性
產 業 環 境傳統媒體廣告 監測涉嫌違法率 (條次違法率)<1%<1%<1%<1%<1%約束性
中國廣告業 發展指數優勢級優勢級優勢級優勢級優勢級預期性
三、重點任務
(一)堅持正確導向,引領產業發展。
強化廣告導向引領。堅持廣告宣傳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健全由市場監管部門牽頭、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廣告導向聯合監管機制,依法嚴肅查處涉及導向問題的虛假違法廣告。加強主流媒體、互聯網平臺社會責任建設,倡導廣告企業誠信向善價值取向,引導廣告從業人員提升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修養。
提升廣告作品質量。實施廣告作品質量提升行動,引導廣告產業市場主體堅持正確創作方向,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廣告內容生產全過程,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渦淮文化、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等安徽優秀地域文化與現代理念的融合,以廣告創意引領健康的審美觀和消費觀,提升廣告營銷策劃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情趣。
大力發展公益廣告。健全公益廣告管理制度,完善公益廣告可持續發展機制,進一步規范公益廣告管理。建立健全對各類公益廣告主體及相關方的激勵機制,鼓勵、支持、引導社會各界以提供資金、技術、勞動力、智力成果、媒介資源等方式積極參與公益廣告的設計、制作、發布。鼓勵開展公益廣告學術討論和發展研究,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公益廣告創新研究基地。鼓勵規范開展公益廣告賽事及活動,建設和完善公益廣告作品庫。
專欄二
公益廣告振興行動 制訂出臺《安徽省公益廣告促進和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促進公益廣告事業發展,規范公益廣告管理。
建設完善公益廣告作品庫,實現作品征集、展示、分享、管理、評價一體化,促進公益廣告作品資源和數據互通共享、監督管理高效便捷。
鼓勵支持合肥、蕪湖、阜陽、安慶、六安、黃山等市以及其他有條件的地方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功能定位,建設公益廣告創新研究基地、數字公益廣告研究創作基地。全省建立公益廣告基地5個以上。
高質量辦好安徽省優秀公益廣告作品征集推選活動,組織開展“數字化+公益廣告”、“安徽優秀地域文化+公益廣告”、“安徽紅色文化+公益廣告”主題作品征集。每年各市組織開展各類主題公益廣告宣傳活動不少于1次。
(二)鼓勵創新驅動,促進產業升級。
鼓勵廣告產業技術創新與應用。指導推動各類廣告市場主體積極運用5G、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3D全息投影、云計算、區塊鏈、元宇宙等先進技術,圍繞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融合、智能化創新、多元化供給和協同化推進,打造安徽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新型廣告產業矩陣。鼓勵傳統廣告媒體數字化改造和轉型升級。鼓勵智能化廣告在消費市場中的實際應用,提升消費者體驗。
鼓勵廣告業態和模式創新。促進廣告產業加快融入建設“數字江淮”進程,推動廣告產業助力在線新經濟發展,引導具有在線、智能、交互特征的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探索推進數字廣告應用場景創新研究,支持創新研究的實踐應用。探索制訂5G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廣告細分領域專業性技術標準,健全完善智能廣告的管理規范,推動信息數據的高效流動與規范合理利用。探索戶外廣告的數字化、場景化、平臺化、智能化發展,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戶外廣告地標。
推動廣告產品創新。強化目標導向和需求導向,深化產學研用協同攻關,鼓勵廣告企業參與技術研究,充分利用我省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型顯示、新材料等方面的技術優勢,積極探索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廣告產品。鼓勵廣告企業走到產業鏈前端,參與各產業鏈研發、投產、營銷全過程,培育壯大安徽本地企業品牌。鼓勵支持廣告企業研發和推廣使用綠色環保廣告材料,支持開展高耗能材料節能改造,開發低成本替代廣告材料。
專欄三
廣告產業創新提升行動
加大對數字廣告、智能廣告、平臺經濟等廣告業態的培育力度,支持蕪湖國家廣告產業園區以新業態廣告為發展方向和園區特色。指導支持南陵縣打造農副產品直播帶貨“南陵經驗”。
推動廣告業創新示范基地建設更加完善,服務廣告產業創新發展。扶持10家具有創新示范帶動作用的廣告企業。
(三)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融合。
形成多元化、多層次的廣告市場主體。推動廣告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廣告市場主體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諧共生、協同發展。進一步提升大中型廣告企事業單位競爭能力,培育一批擁有自主品牌和較強創新能力的大中型廣告企業,鼓勵具備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平臺化發展。支持中小廣告企業創新發展,圍繞“創意+技術”形成核心競爭力和獨特優勢。不斷提高中小微廣告企業市場運營能力和服務水平,鼓勵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開展專業化特色化廣告業務。增強小微廣告企業的品牌意識,形成數量眾多、富有活力的細分領域企業品牌。吸引更多優秀的創新型、數字化廣告企業入駐安徽。支持互聯網平臺企業廣告業務的繁榮健康發展。
推動廣告產業園區可持續發展。以蕪湖國家廣告產業園區和宿州、六安省級廣告產業園區為依托,積極構建符合廣告產業集約化、專業化發展要求,符合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需求的廣告產業集聚區框架。推動全省廣告產業園區整體協同發展,結合地區產業發展特色,因地制宜、因業布局、因時施策,打造園區核心優勢,促進園區與地區實體經濟、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指導國家級、省級廣告產業園區對現有產業進行梳理、優化和升級,明確園區的主導產業業態,以此為核心加強廣告產業鏈建設,培育集聚上下游產業鏈和產業要素,推動產業鏈各市場主體間的資源整合。支持廣告產業園區加強專業服務平臺建設,根據企業需求提供市場交易、金融服務、技術支持、人才培養、業務培訓、信息交流、展示推廣等專業服務,推動打造數字技術、攝影基地、直播帶貨、錄音棚、圖形工作站等專業技術平臺,降低入駐企業經營成本,提高抗風險能力。支持具備條件且確有需求的廣告產業集聚區建設雙創基地。推動園區創新型企業成長上市。到2025年,省級以上廣告產業園區入園企業及關聯企業數達600家,園區年業務收入達135億元。
促進廣告產業融合發展。圍繞新發展格局,大力促進廣告產業與農業、制造業及其他服務業全方位、深層次、跨領域融合發展,重點圍繞十大新興產業領域,形成有利于塑造安徽品牌、有利于提振消費需求、有利于提升安徽文化軟實力的廣告服務能力和服務模式。以“數字+廣告”為重點,推動建設形態靈活、技術先進、線上線下一體、競爭力強的融合型廣告新媒體。
加強廣告領域雙招雙引。積極推動廣告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資本鏈、人才鏈、政策鏈“多鏈協同”,加快形成一流營商環境。培育壯大廣告業龍頭骨干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新型市場主體,開展產業鏈招商。充分發揮省級股權投資基金、市場化基金作用,精準對接廣告業領域重點企業、重大項目。強化長三角區域產業協作,深度嵌入滬蘇浙廣告產業鏈、價值鏈,引進培育廣告業頭部企業和“瞪羚”企業實施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層次高的系統集成和配套項目。推動長三角廣告標準和監管體系建設,形成一批廣告業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
專欄四
廣告產業市場主體培育行動 構建從捕捉尋找、孵化培育、成長扶持到推廣壯大的優質廣告企業梯度培育機制。
支持一批資質好、潛力大、有特色、經營行為規范的廣告企業做大做強,促進其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提高其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鼓勵廣告小微企業積極創新和研發,幫助解決小微廣告企業融資難題。支持建立以互聯網廣告企業、數字技術企業、小微廣告企業、通訊信息企業為主體的平臺,推動傳統小微廣告企業加快運用互聯網新技術,推動小微廣告企業數字化轉型,豐富廣告傳播形式,拓展廣告營銷手段。發揮廣告行業組織作用,開展知識賦能行動,邀請廣告業界、學界專家學者,為小微廣告企業主提供專業知識指導。加大對優質小微廣告企業的扶持力度,支持申報高成長型小微企業。
引導廣告產業頭部企事業單位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通過分享資源、共享平臺、項目合作等方式,帶動中小微廣告企業創新發展。鼓勵產業集聚區、高等院校向中小微廣告企業開放公共服務平臺、實驗設施、專業設備等資源,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加大廣告龍頭及骨干企業培育力度,積極舉辦資本對接、成果轉化、人才交流等活動,為企業發展賦能,支持廣告企業IPO上市和并購重組,鼓勵企業規?;l展,建立全產業鏈一體化的專業化企業集團。加大廣告領域“雙招雙引”力度,從北京、上海等城市引進一批行業頂尖企業。鼓勵地方政府加大對國家一級、二級廣告企業的獎補力度。
專欄五
廣告產業園區提質增效行動
引導支持蕪湖國家廣告產業園區、宿州、六安省級廣告產業園區積極與當地支柱產業、主導產業、特色產業融合發展,發揮比較優勢,實現差異化發展。鼓勵各級廣告產業園區按照市場導向原則,加強與省內外廣告產業園區的交流合作。加強國家和省級廣告產業園區數據統計和動態管理。指導省級廣告產業園區申報國家級廣告產業園區,支持合肥、蕪湖、阜陽、安慶等有條件的市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建設省級廣告產業園區。
蕪湖國家廣告產業園區:充分發揮國家廣告產業園區在沿江地區及全省范圍的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市場化運作模式,以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等新業態企業為招商目標,重點招商引進或培育1-3家行業龍頭企業,逐步形成龍頭驅動、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發展格局。積極加強與區域周邊大學的合作,共建實踐基地和創新創業實訓平臺,打通產學研一體化服務體系。加強園區信息化建設,打造園區管理和服務智能化平臺。
宿州省級廣告產業園區:充分發揮產業園區集聚效應,立足宿州、面向皖北,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擴大企業數量,提升企業質量。加強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服務園區企業能力,引進或培育營收超過千萬元的企業5家。立足服務宿州及皖北實體經濟發展,深度挖掘優秀地域文化及特色產品,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六安省級廣告產業園區:以廣告標牌加工制作為園區產業發展定位,積極承接滬蘇浙等地產業轉移,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注重廣告標牌制作產業鏈協調發展,引進或培育一批具有平面設計、文案創作能力的企業。突出園區廣告標牌制作特色,加強與職業院校、技師學院合作,大力培育具有高水平職業技能的技術工人。推進產業園區管理數字化、智能化和規范化,進一步加強智慧園區建設。
(四)夯實發展基礎,提升發展質量。
引導廣告產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鼓勵廣告產業市場主體增加營銷策劃、創意設計、制作和信息技術研發等方面投入,大力提升廣告服務專業化水平。鼓勵具有資本優勢、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的廣告企業提升規模化經營、系統化服務、國際化競爭的廣告服務能力。鼓勵創新型廣告企業發展高附加值、高成長性廣告業態,改變廣告產業低端服務過剩、高端服務不足的市場格局。
強化廣告產業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和保護。鼓勵廣告產業市場主體提高廣告作品原創能力,積極創建、培育廣告服務自主品牌,對設計、制作、發布等環節的先進技術申請專利,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支持建立健全廣告企業無形資產評估體系,在信貸、融資、并購等市場活動中按照文化企業無形資產評估規定進行評估。
加強廣告產業標準體系建設。鼓勵行業協會、企業、社會組織參與標準化建設,不斷細化廣告產業鏈各流程的技術標準、管理標準等,推動企業實行標準化服務,爭取形成廣泛認同的行業標準。鼓勵制定高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建立健全廣告作品創作生產的激勵機制和評價標準,豐富優質廣告作品供給。到
2025 年制訂廣告業領域各類標準不少于10項。
建設高水平廣告行業研究機構。鼓勵合肥、蕪湖等有條件的地方根據需要建立廣告產業發展和廣告監管研究機構。
加強廣告行業組織建設。鼓勵支持廣告行業組織加強行業自律,健全自律規則和職業道德準則,引導廣告從業人員加強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和自我規范。鼓勵支持廣告行業組織參與建設廣告行業公共服務平臺,為廣告企業提供法律咨詢、信息交流等專業服務。支持廣告行業組織發揮政府和行業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反映行業訴求,維護行業合法權益。
專欄六
安徽廣告創新發展研究院建設提升行動
支持安徽廣告創新發展研究院建設發展,充分發揮研究院平臺作用,集聚廣告學界、業界等各領域專業人才,完善專家庫建設,提升廣告理論研究水平,服務廣告產業發展需要。
支持加強對我省廣告產業規劃發展、監督管理、產業政策和發展趨勢等政策理論進行研究,建設廣告研究的基礎數據庫和信息平臺。對我省廣告業發展狀況進行調查研究,為政府、廣告市場主體提供智力支持。
支持構建高校、企業、科研機構多方協同的廣告業創新研究機制,加強對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虛擬仿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廣告新設備、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究,推動我省廣告產業創新發展。
支持依托安徽師范大學學科優勢、科研力量以及我省廣告業界專家資源,創新廣告教育和人才培養模式,推進產學研用合作培養人才,為我省廣告行業培養廣告創意設計、品牌策劃、數字營銷等專業人才。
支持通過舉辦廣告專業論壇展會和學術會議,承辦廣告賽事活動,將安徽廣告創新發展研究院打造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廣告業交流合作平臺,推動我省廣告業界、學界加強國內、國際交流合作。
(五)提高治理能力,促進規范發展。
強化法治監管。進一步完善廣告監管制度和標準,科學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提升監管規范化、精細化水平。完善互聯網廣告管理制度和規則,制訂互聯網新業態監管工作指引,壓實互聯網平臺責任,推動互聯網平臺落實廣告審核責任。加大廣告法律法規宣傳培訓力度,提升廣告從業人員法治素養。
加強信用監管。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推動廣告監管數據在信用信息公示平臺歸集標注。推進廣告產業市場主體信用體系建設,推進部門間企業信用信息共享,規范實施信用修復,加強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強化信用約束。
強化智慧監管。積極適應直播帶貨等廣告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要求,優化升級廣告監測體系,探索研究相應的廣告監測識別技術,通過數字智能技術賦能提升監管效能,提高違法廣告發現能力,強化網絡存證功能,減輕人工審核負擔,提高執法效能。加強大數據分析研判與監管應用,為精準監管提供支撐。
完善協同監管。切實發揮整治虛假違法廣告聯席會議機制作用,堅持齊抓共管、各盡其責、綜合治理,形成工作合力。探索對重大違法線索實行聯席會議統一掛牌督辦,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統一調研會商,對重大典型案件集中曝光。做好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依托長三角市場監管一體化平臺,加強風險分類監管,推進執法標準統一,探索長三角地區廣告監管一體化模式。
深化廉潔監管。加強依法行政、廉潔監管教育,增強廣告監管執法隊伍廉潔自律意識。建立健全廣告違法線索管理制度,實現線索登記、派發、跟蹤、處置、反饋全流程閉環管理。推進落實行政執法與紀檢監察監督貫通協同工作。
推進社會共治。發揮廣告行業組織和其他各領域行業組織自我管理、自我規范、自我凈化的作用,推動實現企業和行業加強自律規范,提升誠信水平。鼓勵廣告產業市場主體規范廣告展示方式、時長、頻率和數量,提升用戶體驗;以“安全、美觀”為目標規范城市戶外廣告設施,美化城市環境、彰顯城市文化、提升城市運行安全品質;規范廣告數據處理,保護個人隱私和消費者合法權益。進一步暢通社會監督渠道,將群眾信訪、投訴、舉報、輿情作為監管的風向標,融入廣告監管大數據,使社會監督成為廣告監管的重要力量。
專欄七
廣告監測能力提升行動
健全完善廣告監測制度,落實屬地廣告監測法定責任,提高廣告監測數據質量,保障廣告監測數據安全,強化廣告監測風險防控,推進建設統一規范、安全高效的廣告監測體系。
進一步完善安徽省廣告監測體系,提升省局廣告監測平臺監測效能,支持各市采用自建或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快建設廣告監測系統,推動區域廣告監測工作協調發展,構建省、市兩級上下聯動、分工合作的廣告監測體系,切實履行廣告監測法定職責。
(六)強化人才培養,激發人才活力。
培育壯大人才隊伍。圍繞產業發展研究、品牌營銷策劃、廣告創意設計和文案創作、信息數字技術、大數據分析運用、媒體融合傳播等領域,加快培養和引進一批具有較高層次和水平的跨界型、復合型廣告專業人才。加大廣告領域招才引智力度,探索產業高端人才需求信息發布和定向聯系機制,鼓勵引進國際、國內廣告領域高端人才。深入實施新時代“江淮英才計劃”和現代服務業人才引進培養計劃,著力引進服務業創新創業團隊,吸引各類人才廣泛集聚。鼓勵合肥市開展廣告產業“人才飛地”建設,為全省廣告業提供智力支持。
加強人才交流合作。鼓勵選派各類廣告專業人才赴國內外知名企業、學術機構交流學習,提升交流層次,拓展交流范圍和領域,學習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提升廣告人才的國際化視野和水平。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鼓勵普通高等學校、職業學校與各級廣告產業園區、各類廣告產業市場主體開展產學研合作,建設高水平廣告人才教育和培訓平臺。加強廣告職業技能與素質培養,支持建設高水平的廣告職業技能實訓基地。推動各級廣告產業園區豐富廣告人才培訓模式,探索“互聯網+培訓”形式,擴大培訓受眾。支持廣告從業人員參加各類國際化、專業化的廣告創意和設計競賽活動。
專欄八
廣告領域人才引育行動
依托高等院校、廣告行業組織、廣告產業園區、廣告龍頭企業和其他社會資源,建設廣告人才培訓平臺和實訓基地,進一步豐富廣告人才培訓模式,面向各類廣告市場主體,組織開展管理人員、創意設計人員、技術人員、合規人員培訓,提升從業人員基本素質、專業技能和法律素養。到2025年,推動建成5家廣告人才培養實踐基地,培訓廣告從業人員3000人次以上。
鼓勵支持各地根據需要建設區域性廣告人才培訓平臺,開設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符合本地主導產業需求和產業發展實際的培訓課程。
發揮廣告行業組織作用,建立社會化、開放式的人才資源信息共享機制,加快建設全省廣告產業人才信息庫,提高全省廣告產業人才配置效率。到2025年,廣告專業人才庫人才數量達300人。
加強廣告監管人員培訓,圍繞數字經濟時代廣告監管、互聯網廣告監管執法實務、指導廣告業發展等內容打造精品課程,提升培訓實效。
(七)強化服務功能,助力經濟發展。
服務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優化廣告產業布局,支持各地根據資源稟賦和功能定位,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道路,鼓勵各地根據發展水平和發展需求,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研究制定差異化廣告產業政策。突出合肥都市圈產業“核心”地位,加快推動數字技術與廣告產業互促互融,培育具有競爭力的新興廣告產業集群,助力打造“芯屏汽合”、“集終生智”等產業名片,增強合肥廣告產業在全省范圍的主導和輻射引領作用;鼓勵支持皖北地區推動傳統廣告業態轉型升級;鼓勵支持皖西地區打造長三角乃至全國廣告標牌制作基地;鼓勵支持沿江地區加快發展數字創意等廣告新業態;鼓勵支持皖南地區大力培育“廣告+文化”、“廣告+旅游”等融合業態。依托廣告行業組織,建立地區間廣告產業合作機制,搭建廣告產業服務交流平臺,推動全省廣告產業的交流與合作,實現企業間資源共享和業務對接。
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深入實施為契機,根據《長三角地區廣告監管發展一體化工作合作備忘錄》,加強長三角廣告監管執法和指導發展等工作聯動,搭建長三角區域廣告資源對接平臺,推動長三角地區廣告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支持蕪湖市組織召開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廣告產業發展論壇。
服務美麗鄉村建設。聚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積極推動廣告市場下沉,提升鄉村地區廣告服務水平。鼓勵支持廣告產業服務皖美鄉村、皖美農品、皖美旅游等品牌發展,推動直播帶貨在鄉村規范健康發展,進一步提高鄉村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強化中小城市廣告產業服務功能,形成廣告服務下沉新支點。
服務對外開放。支持廣告產業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助力中國品牌、安徽品牌拓展國際市場。鼓勵支持安徽廣告龍頭和骨干企業參與和深化國際交流,積極參加國際性廣告產業博覽會、論壇,開拓國際市場和渠道,展示安徽廣告形象。
(八)加強產業統計,鼓勵產業研究。
加強廣告產業統計。認真落實國家廣告產業統計制度和任務,建立并維護廣告產業市場主體名錄庫,切實提高廣告產業統計工作的規范性、科學性、權威性。鼓勵各地在名錄庫維護、數據審核、數據評估等方面創新探索,提高工作成效。支持和鼓勵通過向社會購買服務組織實施統計調查和資料開發,編撰發布安徽廣告產業發展年度藍皮書。
深化統計數據應用。加強統計數據分析研究,定期形成廣告產業發展情況報告,為科學制定產業規劃和產業政策、有效開展市場監管提供數據參考。進一步豐富廣告產業數據來源,推動行業組織和各類廣告產業市場主體有序開放數據,推動建立廣告產業數據共享機制。
加強廣告理論研究。堅持基礎性、系統性與前瞻性并重的原則,鼓勵支持高等院校、學術機構、廣告行業組織、廣告龍頭及骨干企業開展廣告產業發展、廣告監管、廣告營銷策劃、廣告產業相關信息化技術、廣告材料綠色環保技術、廣告經營模式等領域的研究。按照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廣告企業“出題”,高等院校、研究機構“解題”的思路,提升廣告理論研究水平,為產業發展提供理論指引和智力支持。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加強黨對廣告產業發展工作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到行動計劃實施的各領域和全過程。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積極落實指導廣告產業發展主體責任,健全指導廣告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加強對行動計劃實施的組織領導,廣泛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推進行動計劃貫徹落實。鼓勵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結合本地資源稟賦和發展特征,制定當地廣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立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推動廣告產業高質量發展,狠抓工作落實。
(二)健全保障體系。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立足廣告產業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主動向當地黨委、政府報告行動計劃要求和實施進展情況。要加強與宣傳、發展改革、科技、工業和信息化、財政、商務、文化和旅游、稅務、統計等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爭取支持,確保行動計劃重點任務順利實施,主要目標順利實現。建立和完善工作協調機制,著力構建行動計劃與政策協調聯動機制,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三)營造良好環境。
深入推進廣告領域“放管服”改革,優化“三品一械”廣告審查政務服務,加強廣告行業事中事后監管,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高效便利的政務環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進一步保障廣告行業的公平競爭秩序,預防和制止廣告領域市場壟斷、限制競爭和商業賄賂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促進廣告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符合條件的廣告產業市場主體,按規定可享受文化產業、現代服務業或高新技術企業相關支持政策。鼓勵地方政府加大對各級廣告產業園區重點項目和公共服務平臺的扶持力度,對廣告產業園區運營主體、入駐園區廣告企業給予政策支持。按規定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降低廣告產業市場主體經營成本。支持廣告產業市場主體多渠道融資,支持各地搭建廣告企業與金融機構的對接平臺,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廣告企業信貸支持,支持具備發展潛力的廣告企業與股權投資機構對接,引導其通過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上市融資等方式獲得發展機會。重視廣告中小微市場主體發展。建立常態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的政企溝通渠道,完善廣告市場主體參與涉企規劃、政策制定的長效機制。
(四)強化評估考核。
加強對各地行動計劃實施情況的動態監測與評估,強化監測評估結果應用,推動將監測評估結果納入考核評價范疇。適時組織開展行動計劃實施情況階段性總結或評估工作,并根據評估結果,結合廣告產業發展實際情況,適時調整行動計劃內容,確保行動計劃目標任務全面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