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項目申報解疑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解疑
2024年宣城市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補助政策文件及宣城高企申報獎勵條件匯編整理,如果宣城市宣州區、寧國市、郎溪縣、廣德市 、涇縣、績溪縣 、旌德縣企業想要申請2024年高新技術企業獎補資金或者其他政府補貼項目的話,歡迎隨時聯系臥濤科技免費咨詢,臥濤科技,專注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12年!
12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8715065127(手機/微信)
(臥濤集團:項目申報、工商財稅、股權設計、專利商標版權軟著代理、各類標準制定(參編)、軟件開發、審計報告、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科技成果評價、資質認證等企業服務平臺、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百度關鍵詞運營推廣)
壹、宣城市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補助政策文件:宣城市科技創新“雙倍增”行動方案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助力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學“兩湖”、提標桿,強信心、促跨越,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完善“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構建國家、省、市“三位一體”的創新平臺培育升級體系,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聚力打造現代產業新高地,為建設長三角中心區現代化城市提供科技支撐。
二、行動目標
到2025年,創新主體、創新平臺成為推動發展的主要動力,形成以創新龍頭企業為引領、高新技術企業為支撐、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基礎的創新型企業集群,較2021年實現創新主體、創新平臺“雙倍增”,即: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200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突破400個。
三、行動任務
(一)創新主體培育倍增行動
1.靠前服務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科技、經信、財政、稅務、市場監管、招商等多部門協同培育機制,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庫,通過技術改造升級一批、“雙招雙引”引進一批、創業孵化培育一批,實現科技企業“入市即入庫”。2022年,力爭全市新備案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00家以上;到2025年,力爭全市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1500家以上。(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市招商合作中心、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2.量質并舉培育高新技術企業。以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為重點,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加強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幫助入庫企業補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短板,按照“一企一策”原則給予針對性幫扶指導,幫助入庫企業盡快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2022年,力爭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00家以上;到2025年,力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占規上工業企業數量比重達50%左右。(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經信局、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3.擇優扶強壯大創新型領軍企業。以高新技術企業為培育重點,每年遴選20家左右創新能力強、增長速度快、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從科技攻關、研發平臺、人才引進、綠色改造、兩化融合、品牌建設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持,帶動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整體質量提升,打造一批引領產業高端發展的創新型領軍企業。(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稅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4.凝心聚力推動創新主體上市。以創新型領軍企業為重點,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股改一批、上市一批”的原則,建立科技型企業掛牌上市后備資源庫,提供上市服務綠色通道,助推科技型企業對接更高層次資本市場。2022年,力爭新增上市科技型企業2家;到2025年,力爭全市新增上市科技型企業10家左右。(責任單位:市金融監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二)創新平臺能級提升行動
5.高水平建設新型研發機構。按照“引進共建一批、優化提升一批、重點打造一批”的方式,建設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支持企業加強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大院名校合作,設立中科大先研院宣城成果轉化中心、合工大宣城產業創新中心等公共研發服務平臺。鼓勵科技型領軍企業牽頭,整合相關領域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創新資源,聯合組建共性技術研發平臺。2022年,力爭新建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個以上;到2025年,力爭全市建成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0個左右。(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教體局、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6.高層次建設技術創新平臺。高水平建好用好宛陵科創城、宣城(上海)科創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加速對接科創資源,構建“研發在外、轉化在宣”發展模式。鼓勵行業領軍企業,圍繞市“2+8”特色產業發展,牽頭組建體系化、任務型創新聯合體。著力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提質擴面。支持科技型企業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技術創新平臺,推動創新平臺提能造峰。2022年,力爭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30%以上;到2025年,力爭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60%以上。(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人社局、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7.高質量建設一流軟件產業園。以宛陵科創城為基礎,充分發揮已入駐的科大訊飛、宇呈大數據等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搭建全市軟件產業發展主園區,并輻射帶動各縣市區分園區協同發展,力爭到2026年,實現“1+N”,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軟件產業發展新格局。全市軟件企業絕大部分向園區集聚,形成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工業互聯網等2條以上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產業整體收入突破10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50家。(責任單位: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三)創新創業服務供給行動
8.優化科技企業政務服務。按照省委“一改兩為五做到”要求,為市場主體的審批、備案、發展提供便利化服務。聚焦科技型企業辦理高頻事項,簡化優化事前審批,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維護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營商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市科技局、市數據資源局、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9.加強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加快知識產權強市建設,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健全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系,增強系統保護能力。推動企業聯動、產業鏈協同開展重點領域關鍵技術攻關,積極培育高價值專利。(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10.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充分發揮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作用,面向科技企業提供研發設計、檢驗檢測、技術轉移、項目咨詢、知識產權、人才培訓等服務。聯合開展長三角科技創新券通用通兌,推動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科技文獻、科學數據等開放共享。(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人社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數據資源局、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11.推行企業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企業科技特派員行動,以企業技術需求為導向,依托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宣城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中等職業學校、科研院所,選拔一批工作熱情高、創新意識強、創新資源豐富、了解行業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的科研人員,派駐企業擔任科技特派員,進一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委組織部、市教體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市科協、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四)創新要素資源配置行動
12.著力保障生產要素。實施“畝均論英雄”改革,建立分類管理機制,對A類企業正向激勵,在資金、技術、人才、土地等要素方面優先配置。支持符合條件的重大高新技術產業項目、重點科技型企業投資項目納入省和市重大產業項目庫,加大新增建設用地保障力度。(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稅務局、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13.加強企業人才支撐。大力推動科技型企業引才育才聚才,鼓勵各地將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技術研發負責人、管理團隊核心成員列為高層次人才,在租賃住房保障、購房補貼、住房公積金貸款、經營貸款、崗位補貼等方面配套相關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教體局、市財政局、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14.強化科技金融扶持。建立科技型企業與金融機構對接機制,用足用好財政貼息政策。發揮政府產業基金引領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科技企業的股權投資力度,投早投小投科技。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制定專項信貸計劃,為科技企業提供差異化融資服務。支持保險擔保等機構創新發展科技保險等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對科技企業融資擔保支持力度。(責任單位:市金融監管局、宣城銀保監分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五)創新政策支持引導行動
15.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統籌利用現有2億元工業發展引導基金、2億元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重點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市財政設立3000萬元科技創新專項資金,圍繞市“2+8”特色產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推行揭榜掛帥、定向委托等制度,組織實施市級科技重大專項,市財政按照項目研發總投入額最高2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支持額度100萬元。(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國控集團、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16.加大創新主體培育獎補。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根據銷售、成本、利潤等因素,對符合條件的入庫企業,一次性給予5萬元培育獎勵;對首次推薦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給予5萬元獎勵;對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給予20萬元獎勵;對重新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給予10萬元獎勵;對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億元的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近3年主要貢獻指標年均增速不低于20%、上一年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增速的,一次性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獎勵。整體遷入的高新技術企業直接享受有關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17.落實創新平臺研發活動獎勵政策。加大對新組建的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創新平臺的支持力度,在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獎補的基礎上,對國家級創新平臺最高獎補400萬元,對省級創新平臺最高獎補100萬元。對本市企業購買技術成果,技術合同成交額10萬元及以上的(依據發票),給予不超過10%的補助,單個企業最高補助100萬元。出臺專項政策支持宛陵科創城、宣城(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人社局、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本行動方案中各項扶持獎補資金,除明確由市財政承擔外,按有關規定由受益財政承擔。行動方案發布后,如國家和省出臺新的規定,按國家和省規定執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市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科技創新“雙倍增”工作,強化監測調度、考核評價,將高新技術企業數、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作為全市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將科技創新“雙倍增”行動完成情況作為重點督查事項,定期向各縣市區(園區)通報工作情況。(責任單位:市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市政府督查室<市目標辦>,各縣市區政府)
(二)狠抓責任落實。各縣市區和市直有關單位要進一步細化措施,明確責任任務;責任單位中排名第一的為牽頭單位,各牽頭責任單位要抓緊制定具體落實舉措,加強要素供給,強化協調服務,保證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責任單位:市直各牽頭單位、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三)營造濃厚氛圍。推行頂格服務科技型企業機制,堅持“好時不擾、難時出手”,表格化、清單式協調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和問題。綜合運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挖掘創新主體、創新平臺先進典型,培育創新文化和企業家精神,營造大膽創新、勇于創新、包容創新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貳、亳州市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獎勵條件
(一)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業歷經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法,獲取對其主要商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用途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三)對企業主要商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用途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四)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五)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附和如下要求:
1、近期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2、近期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近期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我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六)近一年高新技術商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對于2024年亳州市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獎勵條件等內容,小編就和大家聊到這里了,有其他亳州市高企相關疑問的,歡迎隨時聯系臥濤科技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