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項目 通知公告
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屬國有企業提質擴量增效行動方案的通知
《市屬國有企業提質擴量增效行動方案》已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10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0551-65310892,19855108672(微信同號)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科技成果評價、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市屬國有企業提質擴量增效行動方案
為進一步培育壯大全市國有經濟規模,促進市屬國企高質量發展,決定自2022年起在市屬國企全面開展提質擴量增效行動,重點在充分競爭類企業(含充分競爭子企業)實施。現制定行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關于國企改革決策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縱深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做大企業、做強產業、做好平臺”,真正把工作成效體現在發展指標上、體現在改革突破上、體現在具體項目上、體現在民生改善上、體現在為企服務上,努力實現全市國有資產和國有企業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二、發展目標
(一)2022年發展目標。
2022年,市屬重點監管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以上;利潤總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同比增長10%以上,力爭增長20%;資產總額同比增長10%以上,力爭突破1萬億元。培育新增1戶營業收入超100億元、1戶資產規模超1000億元企業;市屬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50萬元/人以上;力爭全年完成投資700億元以上。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各項任務。
(二)“十四五”發展目標。
“十四五”期間,市國資系統圍繞全市經濟發展總體目標,更好發揮國有經濟“主力軍”“壓艙石”作用,自身發展較“十三五”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市屬重點監管企業資產年均增長10%左右,至“十四五”末資產總額達到1.3萬億元,全市國有資產總規模力爭突破2萬億元,資產負債率(不含金融企業)控制在60%左右。市屬重點監管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0%左右,2025年力爭破千億;利潤總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年均增長10%左右。新增3-4戶資產總額達千億級企業,新增4-5戶營業收入超百億企業,新增3-5戶上市公司,市屬國企資產證券化率較“十三五”末翻一番以上,力爭達到35%。
1.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打造3-4家定位明確、主業突出、規模較大、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的企業集團。優化資源配置,深化央地合作、國企民企合作、長三角區域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國有資產證券化進程,爭取新增3-5戶上市公司。
2.國有經濟布局實現新優化。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突出戰略性、功能性和支柱性產業發展,確保85%以上新增投資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共服務、新型基礎設施、鄉村振興等領域。聚焦“芯屏汽合”“急終生智”產業布局,更好發揮國有資本引領帶動作用,增強產業創新驅動力,助力我市戰新產業發展壯大。力爭“十四五”期間,市屬企業累計完成投資3500億元以上。
3.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取得新突破。加強董事會建設,落實董事會職權,保障經理層依法行權履職,推進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堅持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不斷健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調整優化股權結構,深化多層次資本合作,分層分類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強化國企市場主體地位,深化企業“三項制度”改革,加快職業經理人制度、工資單列管理、股權激勵、骨干員工持股等創新試點,引導支持企業建立健全中長期激勵約束機制,構建更加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提高國有企業經營活力和效率。
4.科技創新取得新進展。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在全市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支撐作用,加強與大學大院大所合作,推動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國聲谷、科大硅谷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工程。強化資本賦能,進一步擴大天使基金規模,探索組建種子基金,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支持科技成果產業化,加速科創平臺建設和科技人才引進,提升創新高地吸引力。
5.國資監管效能取得新提升。加快推動以管資本為主的職能轉變,進一步完善國資監管制度,實施分類授權放權,實行清單管理,落實政資分開,立足出資人職責定位,逐步剝離公共管理職能,有效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功能作用,形成更加科學系統、精簡高效的國資監管體系。堅持依法治企、合規經營,大力推動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危機意識和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切實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安全底線。國資國企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債務風險、投資風險、法律風險、金融風險、安全生產風險等得到有效防范和遏制。
三、重點任務
(一)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聚焦改革重點難點問題,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確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各項目標任務年底前全面完成。健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持續加強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明確“三重一大”決策權責劃分,規范董事會建設,全面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配齊建強和外部董事占多數,依法落實重要子企業董事會各項職權。深入實施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常態化機制,大力推行“揭榜掛帥”機制,制度化有序推行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各企業新提拔中層干部和新增晉升崗位人員30%以上通過競爭上崗方式實現;推動工資增長向一線傾斜、向關鍵崗位、核心骨干和科技人才傾斜,一線職工工資增長水平高于企業平均工資增長水平,業務骨干和技術骨干工資增長水平高于一線職工工資的增長水平。全面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市國資系統各級企業全部完成聘任簽約,從任期管理、目標設置、契約簽訂到考核兌現、退出管理等各個環節,引入市場化機制;壓緊壓實經理層責任,拉高標桿、對標長三角市場、對標行業龍頭,科學合理確定經理層成員考核目標和薪酬標準,以業績貢獻為導向,實現差異化薪酬分配。“十四五”期間持續鞏固并不斷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持續催生發展活力。
(二)壯大上市公司規模做優實體企業。
鼓勵企業實施技改行動,加快轉型升級。支持國風新材實施環保型包裝膜材料和功能型電子膜材料“雙輪驅動”戰略,提升木塑新材料和工程塑料產能,大力發展電子級聚酰亞胺薄膜產業,爭創全球高端功能膜材料領域領軍企業。支持豐樂種業緊抓中央提出的“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戰略機遇,落實我市打造“種業之都”要求,加快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推進種業農化雙主業,提升品牌形象,鞏固并提升行業內競爭優勢,打造國內現代農業企業示范標桿。支持百大集團打造品牌化新零售,順應消費升級趨勢,促進零售業提檔升級,增強消費體驗,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積極應對數字化變革,從業務驅動向數據驅動轉型,加大數字化新技術應用開發和外部引進,推進“人貨場”全面數字化,著力建設智慧商業體系,深化拓展線上線下全渠道經營格局。貫徹國家關于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引導國有房地產企業準確把握宏觀形勢,突出細分市場、開拓新型產品形態,加快轉型發展,支持合肥城建、城改集團提升房地產開發品牌效應,立足合肥、輻射周邊,探索創新TOD、特色小鎮等模式,謀求新的利潤增長點。支持興泰控股打造省內第二家、全市第一家AAA評級擔保機構,降低市域企業融資成本,增強服務市域融資擔保的能力。進一步聚焦小微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三農”等市場主體的融資難題,擴大政策性擔保、信貸業務規模,推進普惠金融事業發展,確保到2022年底“信易貸”平臺銀行授信規模突破1000億元,到2025年底力爭突破2500億元。
(三)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國資布局。
堅持開放發展戰略,推動市屬企業深度融入長三角,加強與滬蘇浙地區國資平臺、優秀創投機構、科技企業的合作交流,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攜手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支持建投集團、產投集團深化與京東方、維信諾、歐菲光、兆易創新、神州數碼、啟迪控股等龍頭企業的合作,進一步延伸做優產業鏈,提升供應鏈本地配套率,加快維信諾、晶合、長鑫、蔚來等項目的后期建設和產能提升。支持建投集團深化與清華公共安全研究院合作,拓展全國應急安全產業。支持省信投公司圍繞“中國聲谷”,打造國家級適配中心,加快中國(合肥)國際智能語音產業園建設,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生態體系建設。支持蔚來汽車加快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區建設,支持充電公司加強與蔚來汽車合作,不斷完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積極推進場樁一體化建設。拓展未來產業,重點布局量子、空天信息、類腦技術、生物醫藥和大健康、新材料、生物育種等戰新產業。
(四)深入推進創新驅動提升數字經濟賦能。
鼓勵生產制造型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穩步提高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支持產投集團以科創集團為載體,積極爭取集聚科創資源,打造專業化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平臺,做強做優中科院創新院、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院、安大綠色產業創新院等創新平臺,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和質量。引導豐樂種業、國風新材等上市公司加強核心技術研發,注重技術人才培養,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推動百大集團經營模式向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全渠道提質升級,提高線上經濟規模。鼓勵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領域企業開展技術攻關,攻克“卡脖子”難題。支持大數據公司推動“三平臺兩園區”建設,提升數據資產開發運營水平,設立合肥數字產業投資基金,培養大數據生態體系,助力“智慧城市”打造。
(五)加快推進國有資產資本化證券化。
通過上市、引進戰略投資者、股權結構優化等多種方式,充分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國企資產證券化水平。建立資本運作決策執行機制,發揮國資委頂層設計、統籌協調和企業主導推進的資本運作體制機制優勢,充分利用國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大資本運作和資源配置力度,突出資產、資源、政策的注入,全力推動晶合、長鑫、科技銀行、浩悅環境、金太陽等優質企業上市準備。支持和引導戰略投資者參與上市及擬上市國有控股公司治理,充分利用資本市場集聚和配置資源,進一步提高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質量。推動具備條件的企業在資本市場發行企業債券,拓展融資渠道。綜合運用多種金融服務手段,以市場化理念和方式支持、引導、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支持服務國資國企改革和轉型發展。
(六)做優做強特色服務打造品牌國資。
支持興泰控股擴大經營規模,加強市場創新和產品服務創新,積極爭取核心金融牌照。支持科技銀行進一步做大做強,加快綜合化經營進程,集中區域資源,形成規模效益,積極爭取上市。支持濱投公司高標準建設大科學裝置集中區,打造創新策源強勁、成果轉化高效、生活服務完備、生態環境優美的科學新城,高標準規劃建設合肥駱崗公園,打造安徽之窗、省會之心、城市之肺。支持文旅集團依托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優勢,基于城市品牌及品位提升,整合存量資源,提高綜合文旅運營能力,關注核心戰略和產業協同價值。支持文旅集團與市大數據公司和日報集團合作,將原政務服務平臺“合肥通”升級為由“政府牽頭、國資主導”服務全民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引導客運公司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加快企業轉型發展,重組生產資源,化解過剩運力,積極開發汽車后市場、定制客運、機場專線、校車等板塊,繼續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保障,拓展餐廚垃圾收運、道路清掃等新型業務方向,進一步增強造血能力。加強應急功能板塊建設,支持合肥客運在全市范圍內設置便民核酸采樣小屋,建立十五分鐘采樣服務圈,滿足全市人民“應檢盡檢”“愿檢盡檢”的需求,并依托核酸采樣小屋開展“采、收、檢”一體化項目。支持文旅集團啟動安心餐配送服務,同步籌建安心餐中央廚房,打造集“食材統一采購,菜品統一生產,成品統一配送”的現代餐飲產業鏈。加強貨運物流板塊建設,支持產投集團推進合肥國際陸港項目建設,促進合肥中歐、中亞、鐵海聯運通道的能力發展,支持產投集團組建合肥航空貨運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提高我市航空貨運運營能力。
(七)全面提升城市運營保障能力。
引導公益公用類企業提升水、氣、熱等要素保障能力,支持軌道、公交等企業不斷提升公共交通保障能力。積極推動燃氣集團與華潤燃氣合作,積極拓展經營區域,提高供氣規模、優化氣源輸配,爭取“十四五”末供氣量達到16億方,較“十三五”末10億方增長60%。支持供水集團全面完善城市供水系統,優化水資源配置,構建城鄉一體化供水體系,提高供水保障能力,爭取“十四五”末供水能力達到405.5萬立方米/日,較“十三五”末251萬立方米/日增長61.6%。推進熱電集團向能源環保企業轉型發展,著力提高城市供熱保障能力,積極開發利用地熱等清潔能源,構建多能互補新格局和多業發展新模式,爭取“十四五”末售汽量達到476萬噸,較“十三五”末373萬噸增長27.6%;清潔能源供能面積達到500萬平方米,較“十三五”末200萬平方米增長150%。支持公交集團優化公交網絡和線網布局,充分整合現有資源,拓展多種經營業務,爭取“十四五”末線網總客運量達到4億人次,較“十三五”末3.1億人次增長29%。支持軌道集團推進工程建設、運營管理和資源開發三大板塊協同發展,“十四五”期間實現軌道交通建成及在建總里程達500公里,實現“十四五”末線網總客運量達到8.1億人次,較“十三五”末1.95億人次增長315%。支持交投控股發展綜合交通建設和路域經濟外延兩大產業板塊,積極探索資本運作發展路徑及智慧交通落地應用,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建成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323公里,在建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277公里,較“十三五”末現有運營里程824公里(含公益性國省干線)增長39%,不斷鞏固提升我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
(八)全力以赴擴大有效投資。
發揮有效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引導國有資本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設施等領域加大投入力度,確保2022年市屬企業投資增幅達到10%以上,力爭全年完成投資700億元以上,其中戰新產業完成投資280億元以上,基礎設施完成投資210億元以上,力爭“十四五”期間,市屬企業累計完成投資3500億元以上,戰新產業和基礎設施投資占比分別達到40%和30%以上。加強項目謀劃儲備,編制好投資計劃,圍繞“十四五”規劃確定的發展任務,在戰新產業方面,重點聚焦“芯屏汽合”“急終生智”,以招引龍頭企業和延鏈補鏈強鏈為主要目標;在基礎設施方面,重點聚焦提升城市承載力,以滿足城市擴容升級需求為主要目標,認真謀劃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的重大項目。合理把控投資進度,實施臺賬管理,做好任務分解,按月份、按季度細化布置,掌握關鍵節點和關鍵問題,實行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項目推進平穩有序按期完成。加強日常調度和跟蹤服務,爭取資金、政策、要素、行政審批等方面保障支持,打通項目“堵點”,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九)積極發揮基金叢林作用。
做大做強國資基金體系,加強頂層設計,提升基金管理運營水平,構建覆蓋關鍵產業領域及薄弱環節全生命周期的基金叢林,“十四五”末國資基金總規模突破2000億元。提升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運作效率,保障存量項目平穩有序推進;同時,積極推進引導基金市場化轉型,與政府引導母基金錯位發展,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聚焦戰新產業和未來產業,強化對我市產業項目的支持。擴大天使基金規模,設立運營種子基金,堅持“投早投小投優”,著力破解科技項目“最初一公里”融資難題,支撐科研成果轉化“三就地”。支持國有企業聯合產業資本、龍頭企業圍繞“芯屏汽合”“急終生智”等重點產業鏈組建基金,做好產業鏈供應鏈延鏈補鏈強鏈,推動國有資本進一步優化,實現國有資本經營新增長。
四、工作要求
一要堅持黨建引領。要始終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這個重大政治原則,持續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把黨的領導優勢轉化為國有企業的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為國有企業提質擴量增效、做強做優做大提供堅強組織保證,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二要強化責任擔當。各重點監管企業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意識,結合自身實際,進一步拉高標桿、自我加壓,對標對表國內先進、行業領先,“一企一策”制定專項行動計劃,細化目標分解,倒排工作計劃,壓緊壓實責任,確保提質擴量增效行動取得實效。
三要加強考核評價。市國資委要研究制定提質擴量增效行動考核評價辦法,建立“賽馬”機制,強化考核結果轉化運用,倒逼責任落實。針對主要經濟指標和項目投資完成進度實施月度監測、季度調度、年度考核,對發展質量高增幅快的企業通報表揚,對排名靠后的企業進行通報約談。
四要做好推廣總結。加強典型宣傳和政策宣貫,引導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參與提質擴量增效行動,推動形成你追我趕、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各縣(市)區、開發區可以結合本區域國有企業實際,參照本方案開展提質擴量增效專項行動,推動本區域國資國企健康持續高質量發展。